汾陽市名人錄簡介資料(個人簡曆圖片)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狄青 [宋] 北宋名將 (1008~1057) |
石敬瑭 [五代十國] 五代十國後晉開國皇帝 (892~942) 石敬瑭(892年4月20日―942年9月11日),別稱兒皇帝,五代十國後晉開國皇帝。石敬瑭曾幫助李嗣源登基,經營河東,衝鋒陷陣,戰功卓著。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,以兒國自稱,在契丹幫助下大敗後唐軍隊,建立後晉。後晉天福七年(942年),石敬瑭憂鬱成疾,於六月在屈辱中死去,時年51歲,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,廟號高祖,葬於顯陵。人物生平早年經曆石敬瑭,父名臬捩雞,歐陽修稱“其姓石氏,不知得其姓之始也”。薛居正則說石敬瑭是太原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,而且是春秋時衛國大夫石�F、漢景帝時丞相石奮的後代,但歐陽修在他寫的《新五代史》中說他這個姓不知道最初的來曆。唐景福元年(892年)石敬瑭生於太原,排行……[詳細] |
王嗣宗 [宋] 王嗣宗少年好學,刻苦自勵。曾遊京師,以文章拜謁文才出眾的殿中侍禦史王�v,頗受優待推許。考中狀元後,補秦州司寇參軍,因直言知州路衝為政苛急,被誣下獄,後平反得釋。太宗征討河東,王嗣宗上陳方略,被詔授大理寺丞,通判睦州、河州。太宗派耳目訪察臣民言行,嗣宗抓捕耳目,械送京師,並上疏道:“陛下不委任天下賢俊,猥信此輩以為耳目,臣竊不取。”因而忤怒太宗,將王嗣宗捕送監獄。後遇大赦,嗣宗才被官複原職。以秘書丞通判澶州,命人在黃河岸植樹萬株,以固堤防。不久,被召回京,拜為三司開拆推官,以左正言出任河北路轉運副使。當時,邊境正有戰事,崔翰為大將,王嗣宗常以言語激勵其報效國家。太宗將議親征,嗣宗直言契丹肯定不會……[詳細] |
韓克均 [清] (1766~1840) 韓克均(1766-1840),字德嶷,號芸舫。山西汾陽東窯莊村人。清代官吏。嘉慶初進士。官至貴州省、雲南省、福建省巡撫。卒葬汾陽縣杏花村鎮小相村北牌樓凹。汾陽韓公歿於京寓之明,其孤�、元、鍵,將奉�Y歸葬,先期次公事狀,踵餘門述遺言,以誌石之文相屬。予遜謝弗遑,顧念先文勤公掌翰林院,公以嘉慶己未(四年,1799)庚申間��清秘堂,間數日,輒詣先公白事。予時甫弱冠,揖公於眾賓後,識公為最早。逮後解組,浮寓春明不二年,公亦罷官僑居,相近長安,冠蓋如雲。惟兩間人者,朝夕過從,因得從公縱論天下事,所得良多,是知公莫予若也。不敢辭,謹按狀。公諱克均,字德嶷,號芸舫,係出宋魏國忠獻公,後傳十二世,由相州遷山西……[詳細] |
薛能 [唐] 唐朝詩人 (817~880) 薛能(817?-880?)晚唐著名詩人。《郡齋讀書誌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唐詩品匯》、《唐才子傳》均載:“能,字太拙,汾州人(今山西汾陽一帶)。”仕宦顯達,官至工部尚書。時人稱其“詩古賦縱橫,令人畏後生”。-交遊之風盛行。薛能一生仕宦他鄉,遊曆眾多地方,詩多寄送贈答、遊曆登臨之作。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。薛能,字太拙,汾州人(汾陽人)。會昌六年登進士,�s官禦史都官、刑部員外郎,攝嘉州刺史,遷主客度支、刑部郎中,權京兆尹,授工部尚書,節度徐州,徙鎮武昌,為賊所殺。能癖於詩,日賦一章,有集十卷並《繁城集》一卷傳世。---《汾陽縣誌、文苑》卷八光緒版……[詳細] |
石重貴 [五代十國] 後晉皇帝 (914~964) 石重貴(914年�D964年),後晉皇帝,石敬瑭養子,942年-946年在位。天福七年(942年),後晉高祖石敬瑭去世,石重貴繼位,沿用高祖天福年號,天福九年(944年)七月改元開運。石重貴不肯向契丹稱臣,契丹攻後晉,開運三年十二月(947年1月)占開封,後晉滅亡。石重貴是一位能力一般,但很有骨氣的皇帝,他敢於同契丹開戰,可惜他身邊卻無可用之人。他在位隻有4年,國破後被俘送往契丹,北宋乾德二年(964年)病死,終年51歲,葬於今遼寧省朝陽縣。……[詳細] |
段文昌 [唐] 唐朝宰相 (773~835) 段文昌(773年-835年),字墨卿,一字景初,西河(今山西汾陽)人,唐朝宰相,褒國公段誌玄玄孫。段文昌早年曾入韋皋幕府,後曆任靈池縣尉、登封縣尉、集賢校理、監察禦史、補闕、祠部員外郎、翰林學士、祠部郎中。唐穆宗繼位後,段文昌拜相,擔任中書侍郎、同平章事,後以使相出鎮,擔任西川節度使。此後曆任刑部尚書、兵部尚書、淮南節度使、荊南節度使,封鄒平郡公。太和九年(835年),段文昌在西川節度使任上去世,時年63歲,追贈太尉。……[詳細] |
孔天胤 [明] 孔天胤於嘉靖十年(1531)鄉試第六名,得中榜眼後,授翰林院編修。因與藩王有宗親關係,按例不能留在京城為官,遂補陝西提學僉事,後又降為祁州知州,遷河南僉事,複以布政司參議提督浙江學政,曆任陝西按察使、右布政使,遷河南左布政使,後辭官歸鄉。孔天胤好讀書,詩文高古。晚年寄情於山水園林之間,與王明甫、呂仲和、裴庸甫諸名士相互唱和。後人評價孔天胤的詩“刻意摹古,五律亦自清拔”。著有《文穀集》十六卷。 ……[詳細] |
石延寶 [五代十國] 石延寶 ,高祖石敬瑭諸孫也,出帝石重貴以為子。自延煦為齊州防禦使,而延寶代為鄭州刺史。及契丹滅晉,出帝與太後遣延煦、延寶齎降表、玉璽、金印以歸契丹,而延寶時亦為威信軍節度使矣。契丹得璽,以為製作非工,與前史所傳者異,命延寶等還報求真璽。出帝以狀答曰:“頃潞王李從珂0於洛陽,玉璽不知所在,疑已焚之。先帝受命,命玉工製此璽,在位群臣皆知之。”乃已。後延寶等從出帝北遷,不知其所終。……[詳細] |
石敬儒 [五代十國] 石敬儒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哥哥,為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騎將。石敬儒,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哥哥,為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騎將,早亡,其子石重貴被石敬瑭收養為子,就是後來的出帝。出帝即位後,母親秦國夫人安氏尊為太妃,追封父親(詔書稱皇伯)石敬儒為宋王 。石敬儒究竟是石敬瑭的親哥哥還是堂兄,史書沒有記載。歐陽修認為如果石敬儒是石敬瑭的親哥哥,不應該在其他弟弟之後再贈官,更不應該直到石重貴即位後,才追封為宋王。……[詳細] |
趙國藩 土木建築結構工程學家 (1924~2017) |
許誌奮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(1927~2008) |
史景班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(1918~2001) 原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。史景班同誌是山西汾陽人,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同年入伍。抗日戰爭時期,他曆任山西晉城人民武裝自衛總隊總隊長,營長,團參謀長,軍分區人民武裝部副部長、司令部作戰股股長、參謀長等職,參加了反“九路圍攻”、百團大戰、林南戰役等戰役戰鬥。解放戰爭時期,他曆任旅參謀長、副旅長、副師長、軍副參謀長等職,先後參加了上黨戰役、平漢戰役、出擊隴海路戰役、挺進大別山、渡江戰役和進軍大西南。新中國成立後,他曆任四川省萬縣專區專員,師政治委員,軍政治部主任、副政治委員、政治委員,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,昆明軍區政治部主任、副政治委員等職,為部隊的革命化、現代化、正規化建設做出了貢獻。1961年……[詳細] |
王展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(1920~2011) 王展(1920.05~2011.10),男,原名王煒,山西省汾陽縣東河頭村人。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,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,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政治工作者和高級軍事指揮員,副大軍區職離休幹部,原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,原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、副政治委員。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。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、二級解放勳章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。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。同名者還有江蘇美術家、深圳美萊醫療美容醫院副院長。王展1920年5月4日出生於山西省汾陽縣東河頭村一個教育世家,父親王桐年為近代著名教育家。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,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,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政治工作者和高級軍事指揮……[詳細] |
石敬威 [五代十國] 石敬威 ,字奉信,高祖石敬瑭從弟,唐廢帝時為彰聖右第三都指揮使,領常州刺史。聞高祖舉兵太原,謂人曰“生而有死,人孰能免?吾兄方舉大事,吾不可偷生取辱,見笑一時。”遂自殺。天福二年正月,贈敬威太傅。七年正月,追封敬威廣王,贈太尉。出帝天福八年五月,加贈太師。……[詳細] |
石紹雍 [五代十國] 石紹雍:胡名臬捩雞,是李克用、李存勖的部將,與周德威並稱。曆任平州刺史、�持荽淌罰�後唐追贈為太傅,他是晉高祖石敬瑭的父親。公元936年,石敬瑭稱帝建立後晉,他遂被尊為皇帝,廟號晉憲祖(《新五代史》作獻祖 ),諡號孝元皇帝,皇陵稱昌陵。……[詳細] |
宋務光 [唐] 宋務光,生卒年不詳,一名烈,字子昂,唐汾州西河(治所今山西汾陽)人,唐前期大臣。 宋務光進士及第後,初任洛陽尉,升遷右衛騎曹參軍,神龍中,因政績突出,進殿中禦史,官終右台。……[詳細] |
冀貢泉 清末秀才。法學家 (1882~1967) 冀貢泉,山西汾陽縣建昌村人,生於1882年,1900年中秀才。1904年,入山西大學堂;翌年,留學日本,入明治大學,專攻法律。辛亥革命前後,已獲法學學士學位的冀貢泉回國任事,入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。隨即,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事。大約在1912年冬1913年春之間,冀貢泉應邀回晉,先後任山西法政專門學校教務主任、校長等,一直到1928年。其間的1917年至1918年,曾一度調任山西大學法科學長。曆十幾個寒暑,冀貢泉致力於法政教育,為山西乃至全國培養了一大批專門人才。“當時山西法政學生,不論是出身山大或是法專,幾乎都是他的學生。”作為我國第一代學有所成的法學家,冀貢泉在教書育人的同時,先後……[詳細] |
趙達孝 (1919~2012) 趙達孝,1919年農曆8月15日生,山西省汾陽縣人,1938年9月參加革命,194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26年9月-1930年8月山西省汾陽縣師家莊小學學習。1930年9月-1933年10月給山西省汾陽縣西官村地主任連榮放羊。1933年11月-1935年12月山西省太原小東門汽車修理廠學徒。1936年1月-1936年10月山西省太原兵工廠步槍廠鉗工。1936年10月參加抗日救國犧牲同盟會。1936年10月-1937年8月山西省太原汽車管理股修車隊汽車修理工,陝北無定橋工程處柴油排水機技師。1937年8月-1937年10月赴晉北前線服務。1937年10月-1938年9月汾陽二區犧盟會村青救……[詳細] |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